个人简介:白响恩,女,汉族,1984年08月生,上海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商船学院党委委员,中国航海学会航海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航海模型协会副会长。主要从事:航海教学研究工作,在海事安全保障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主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对能源低碳转型的深化研究》等重要课题,出版《航海导论》等专著,发表《USV path planning algorithm based on plant growth》等论文,参与“蓝色国土科学体验”航海科普基地建设等重要工作和活动。
电子邮箱:xebai@shmtu.edu.cn
于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技术专业,取得学士学位
于上海海事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取得硕士学位
于上海海事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取得博士学位
中国航海学会航海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航海模型协会副会长
研究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船舶通航保障;交通运输工程/极地航行
科研团队:港航安全论证课题组
1.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对能源低碳转型的深化研究,上海市决策咨询项目(2023-JD-K01-B),2023-2024,主持
2.《当航海“邂逅”人工智能—智能航海的认知和推广》系列航海科普课程课件开发(2DZ2306700),上海市科委项目,2022-2024,主持
3.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尾水深海排放2号管项目通航安全专题研究,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2022-2023,主持
4.上海罗泾港区集装箱改造一期工程施工通航安全保障方案,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2022-2023,主持
5.金山、奉贤海上风电项目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及通航安全论证报告编制,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2022-2023,主持
[1] Bai X, Xie Z, Xu X, et al. An adaptive threshold fast DBSCAN algorithm with preserved trajectory feature points for vessel trajectory clustering[J]. Ocean Engineering, 2023, 280: 114930.
[2]Bai X, Li B, Xu X, et al. USV path planning algorithm based on plant growth[J]. Ocean Engineering, 2023, 273: 113965.
[3]白响恩,李博翰,徐笑锋等.无人船研究现状及内部构造展望(英文)[J].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2022,21(02):47-58.
[4]白响恩,刘璐,徐笑锋等.基于改进灰色聚类的洋山港大型集装箱船通航安全评价[J].中国航海,2022,45(04):8-14+22.
[5]白响恩,江明哲,徐笑锋等.基于双向搜索的改进蚁群算法的船舶路径规划[J].中国航海,2022,45(03):13-20.
[1] 白响恩,潘杰.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M].上海: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15
[2] 王志明,陈利雄,白响恩.航海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2021年9月28日,一种辅助驾驶员应急操纵决策的显示装置(实用新型)。授权号:ZL202120379603.2[P],获实用新型专利(第二完成人)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航海科普实践”获得201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独立完成人)
“中国商船开辟极地航线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18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排名25)
“极地综合航海研究与应用”获得2015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排名30)
“大型国际邮轮靠离泊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14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6)
2023年获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特等奖
2020年获第四届上海高校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2020年获上海市教学能手
“产学研融合发展的航运特色课程群建设与人才培养实践”获得2022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6)
2023年指导研究生获2023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22年指导研究生获2022届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称号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国家级,共青团中央,2023年
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省部级,科技部办公厅,2023年
全国十佳科普使者,省部级,科技部办公厅,2023年
交通运输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省部级,交通运输部办公厅,2022年
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省部级,上海市妇女联合会,2021年
个人简介:陈宇里,男,汉族,1979年5月出生,福建莆田人,中共党员,工学研究生学历,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高等技术学院院长、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上海港湾学校校长,兼任国际海事组织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上海国际海事教师联合会中心理事。主要从事:船舶导航技术、国际海事管理和航海文化等教学研究工作。
电子邮箱:ylchen@shmtu.edu.cn
于上海海事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取得博士学位
曾前往世界海事大学,取得硕士学位
国际海事组织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
上海国际海事教师联合会中心理事
个人简介:高文忠,男,汉族,1978年5月生,山东济宁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能源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在LNG冷能发电关键技术、CO2捕集技术、固体储氢与用氢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重点研发等重要课题,发表非共沸有机工质发电、小温差发电等科学论文。
电子邮箱:wzgao@shmtu.edu.cn
2006年于上海理工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取得硕士学位
2010年于上海理工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取得博士学位
2020年浙江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出站
2006年至今,上海海事大学 讲师、副教授、教授
2012.9-2013.5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及密歇根理工大学,任访问学者
2013.9-2014.3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任访问学者
2016.6-2016.9前往瑞典世界海事大学,培训学习
2017.7-2018.6 前往西安交通大学,任访问学者
2019.7-2019.9 前往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交流学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评议人,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会评专家,IEEE 综合能源分委会常务理事,国际期刊《Solar Energy》《Renewable Energy》、《Energy and Building》、《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及中国权威期刊《化工学报》的审稿人,上海市制冷协会会员。
研究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新能源学科方向,LNG冷能利用;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固体储氢与用氢
科研团队:清洁能源利用团队
1、基于真空雾化闪蒸方法的多元盐除湿溶液再生机理研究(5110609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2014,主持
2、LNG动态气化条件下非共沸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18040501800),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2018-2022,主持
3、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CCHP负荷预测和多目标优化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国家电网上海电力公司委托科技项目,2020-2021,主持
4、LNG 冷能发电中试系统研制,中船集团委托科技项目,2022-2024,主持
1. 期刊类
(1)Gao Wenzhong, Zhu Shengzhe, Tian Zhen, Zhang Yuan, Yang Chao.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RORC system performance for recovering LNG cold energy under heating and cooling capacities variations[J].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23, 290:117157.
(2)Gao Wenzhong, Wu Zijie, Tian Zhen, Zhang Yu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an R290-based organic Rankine cycle utilizing cold energy of liquid nitrogen[J].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22, 202: 117757.
(3)Gao Wenzhong, Qi Jiaye, Yang Xuan, Zhang Jiahao, Wu Dawei.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bubble departure diameter in pool boiling under sub-atmospheric press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19,(134): 933-947
(4)Wenzhong Gao, Changsong Li, Changda Xu, Dong Wang , Dawei Wu.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alt-water separation in the vacuum flashing assisted with heat pipes and solid adsorption[J]. Desalination, 2016, 399:116-123
(5)Wenzhong Gao, Changsong Li, Changda Xu, Dong Wang , Dawei Wu.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alt-water separation in the vacuum flashing assisted with heat pipes and solid adsorption[J]. Desalination, 2016, 399:116-123
(1)2017年1月4日,一种基于固体吸附驱动和热管强化传热的电子器件散热器。授权号ZL 2014 1 0249378.5,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2)2015年12月30日,一种用于盐溶液的真空雾化闪蒸水分离装置,授权号Zl 2014 1 0248369.4,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3)2019年9月13日,一种带回热循环的利用LNG冷能和工业废热的ORC发电系统,授权号ZL201811180495.5,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二发明人)
(4)2022年5月10日,一种可高效利用低温冷能的低压型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授权号ZL201910003734.8,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二发明人)
(5)2021年12月3日,一种可实现冷热电联供的集成型供能系统,授权号ZL201910003733.3,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二发明人)
上海市深远海“全渗透”能源动力前沿科学研究基地,海洋温差发电方向负责人
“介观尺度多孔介质真空绝热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14年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1)“罗煌枫”博士奖,校级,上海海事大学,2012
(2)江苏省“双创人才”,省部级,江苏省科技厅,2016
(3)优秀教育工作者,校级,上海海事大学,2017
(4)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获得者,局级,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8
个人简介:
郭军武,男,汉族,1970年10月生,浙江江山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轮机长,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轮机工程专业教学研究工作,在船舶柴油机脱硝脱硫除碳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横向课题等重要课题,出版《船舶管理》等教材和专著,发表SCI/EI/核心期刊等论文。
电子邮箱:jwguo@shmtu.edu.cn
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轮机工程专业,取得博士学位。
曾就职于上海锦江航运有限公司任轮机长
曾前往上海交通大学任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
科研团队:郭军武船舶低碳减排技术研究团队
1.水下物体脉动压力与流噪声频谱特性的研究.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第二负责人,结题
2.港口岸电效益评价及绿色邮轮港口低碳减排研究.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结题
3.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试题素材标准研究及素材征集,上海海事局,项目负责人,结题
4.海洋运输船舶应变部署表标准制修订, 上海海事局,项目负责人,结题
5.船用柴油机尾气净化性能实验研究,上海稀尔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结题
1. Guo Junwu,Guo Leyang. Study on simplification calculation model of Marine diesel engine exhaust flow based on air-fuel ratio.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22.1
2. Guo Junwu,Guo Leyang. Research on SOX online detection system of marine diesel engine based on LabVIEW.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2.9
3.Guo Junwu,Guo Leyang. Research on emission reduction properties of cerium zirconium composite oxides on PM and NOX of diesel engines. 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2022.2
4. Guo Junwu,Guo Leyang. Comparative study on emission reduction performance of inorganic acid and organic acid rare earth fuel additives for diesel engines. 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2022.12
5. Guo Junwu,Guo Leyang. Comparative Study on Emission Reduction Performance of Two Organic Acid Rare Earth Fuel Additives for Diesel Engines. 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2023.3
1.郭军武主编著作《船舶检验》,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21.12
2.郭军武主编著作《船舶管理》,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21.12
3.郭军武主编著作《造船生产模式与船舶检验》,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5.8
4.郭军武主编著作《轮机概论》,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2.3
5.郭军武主编著作《轮机英语》,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1.6
个人简介:胡甚平,男,汉族,1974年5月生,湖北通城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航海教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航海模拟器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际航海模拟器教师联合会执行委员。主要从事:航海技术专业教学科研工作,在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主持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重要课题,出版《海上交通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船舶驾驶台资源管理》等专著,发表海上交通安全控制与风险评估等论文,曾获交通运输部科技英才称号和国家级行业学会等多项科技进步奖。
电子邮箱:sphu@shmtu.edu.cn
上海海事大学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取得博士学位
曾前往日本东京商船大学和澳大利亚海运学院,任访问学者
中国航海教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航海模拟器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际航海模拟器教师联合会执行委员。
研究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交通安全与环境工程;水路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科研团队:海上交通安全保障
[1] 北极冰区多船型航行风险评估和航道通航能力控制体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2800905),2021-2025,参与。
[2] 船员不安全行为与状态的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B1600602),2019-2022,参与。
[3] 非常态下客船通航安全监管与人群应急疏运的冲突治理策略研究——以上海港为例,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重点项目(20692108700),2020-2021,参与。
[4] 基于系统控制理论的绿色燃料动力船通航风险燃料-船舶谐振控制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2353),2023-2026,主持。
[5] 海上丝绸之路交通安全空间分异与韧性治理体系建设,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3YJAZH157),2023-2026,参与
[1] Shenping Hu; Wenjing Li; Yongtao Xi; Wei Li; Zhiqiang Hou; Jianjun Wu; Bing Han. Evolution pathway of process risk of marine traffic with the STAMP model and a genetic algorithm: A simulation of LNG-fueled vessel in-and-out harbor[J], Ocean Engineering, 2022, 253:111133.
[2] Shenping Hu; Zhuang Li; Yongtao Xi; Xunyu Gu; Xinxin Zhang. Path Analysis of Causal Factors Influencing Marine Traffic Accident via Structural Equation Numerical Modeling[J],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9, 7(4): 96.
[3] Shenping Hu ; Quangen Fang; Haibo Xia; Yongtao Xi. Formal safety assessment based on relative risks model in ship navigation[J],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 2007, 92(3): 369-377.
[4] 胡甚平,黄常海,邓华等. 船舶引航过程风险马尔科夫链模型动态仿真[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7, 38 (09): 1391-1398.
[5] 胡甚平,方泉根,张锦朋等. 沿海水上交通安全的风险评估研究[J]. 中国航海, 2010, 33 (01): 50-55.
[1] 胡甚平. 船舶驾驶台资源管理(BRM)[M]. 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13:1-298.
[2] 胡甚平. 海上交通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1-298.
[3] 顾维国,胡甚平. 海事安全调查与案例分析[M]. 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17:1-298.
[4] 叶平,胡甚平. 海南省港口船舶引航技术[M]. 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21:1-298.
[5] 潘国华,胡甚平. 宁波港域船舶引航技术[M]. 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23:1-298.
[1] 2016年5月25日,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船舶航行数据处理与报警系统及其方法,授权号:CN201410027290.9,获国家发明专利(第2发明人)。
[2] 2019年7月25日,一种液舱自由液面对船舶稳性的修正方法,授权号:CN201910676597.4,获国家发明专利(第2发明人)。
[3] 2020年9月4日,一种沿海水上交通安全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方法,授权号:CN201810992484.0 ,获国家发明专利(第3发明人)。
[1] 大型船舶航行风险评估预测及决策一体化技术及应用,获得2011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3).
[2] 国内航行海船安全检查标准一体化技术及示范,获得2015年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4).
[3] 中国港口设施保安风险管控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 获得2018年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4).
[4] 油品港口运营过程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19年中国航海学会,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3).
[5] 基于感潮港口全息画像的船舶航行风险精益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23年中国航海学会,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2).
个人简介:
胡志武,男,汉族,1971年2月生,湖南双峰人,中共党员,全日制研究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主要从事船舶安全管理、海上交通工程、教育质量管理、航海教育和船员培训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主讲“船舶安全管理”“船舶值班与避碰”“船舶信号与VHF通信”“ISM规则与PSC”“海上交通环境评价”“海事日语”等课程。主持“海上搜救中漂浮物运动轨迹测的关键技术研究”“水上交通拥挤区域在线识别与发布”等课题研究,发表“电子潮汐图表的开发和应用”“航海教育培训中的质量管理——中国经验”等论文。
电子邮箱:zwhu@shmtu.edu.cn
1993年上海海运学院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毕业留校任辅导员。1995-1998年在职攻读航海技术专业硕士学位。1999-2003年在日本神户商船大学攻读海上运输系统科学专业博士学位。2012年晋升教授。先后担任商船学院党总支干事、航海系主任、商船学院工会主席,学校质量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分管文秘工作),机关党总支书记,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代理院长等职务。从事过本科教学、航海职教、船员培训、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管理、质量管理、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学生管理、办公文秘、工会、党建等工作。
中国海事专家委员会海事综合管理分委会委员,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航海教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留日分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上海市留学人员联合会)常务理事、留日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研究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船舶安全管理;海上交通工程
个人简介:
江国和,男,汉族,1963年12月生,江西都昌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轮机工程教学研究工作,在船舶动力机械振动噪声控制、船舶柴油机故障诊断技术和船舶柴油机节能减排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以及多项企事业单位委托科研项目,在中国造船、振动与冲击、中国油脂、环境科学研究、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电子邮箱:ghjiang@shmtu.edu.cn
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蒸汽燃气轮机和振动冲击噪声专业,分别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取得博士学位。
曾就职于江苏科技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师。
研究领域: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科研团队:船舶动力装置减振降噪及节能减排。
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柴油机电力测功系统发电电能质量研究,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20dz1206002),2020.9--2023.8,主持;
2.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船用发动机匹配关键技术研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18DZ1202902),2018.7-2021.6,主持;
3.拖曳线列阵隔振模块数学建模和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772072),2008.01-2010.12,主持;
4.大型养殖船振动噪声舒适性评估及多方案优化,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022.3-2023.3,主持;
5. 船舶柴油机添加MAZ燃油清净增效剂的节能与减排效果分析,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023.3-2024.12,主持。
近年来发表的代表性论文成果:
[1] Cunfeng Wei,Guohe Jiang,Gang Wu,Yu Zhou,Yuan yuan Liu.
Effects on of Blended Biodiesel and Heavy Oil on Engine Combustion and Black Carbon Emissions of a Low Speed Two Stroke Engine[J]. Polish maritime research, 2024,31(1):94-101
[2] Cunfeng Wei1,Guohe Jiang,Lei Cui,Gang Wu,Shasha Zhong. Combustion Analysis of Low-Speed Marine Engine Fueled with Biofuel[J].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2023, 22(4):861-869.
[3] Xiangyi Zou,Guohe Jiang,Linchang Ye.Underwater Radiated Noise Evaluation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Support Mother Ship for a Manned Submersible[J],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2023, 22(2):334-343.
[4] Xiangyi Zou,Guohe Jiang,Linchang Ye.Vibration Response Analysis of a New Scientific Research Ship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Modeling[J],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2022,21(2):69-81
[5] Xiaoyong Gu, Guohe Jiang, Zhenghua Guo, Shangzhi Ding. Design and experiment of low-pressure gas supply system for dual fuel engine [J]. Polish maritime research, 2020, 27 (2): 76-84.
“船舶与海洋工程特种装备和动力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船舶智能运维与能效监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地/平台主要成员。
2023年,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船舶柴油机,课程负责人。
个人简介:
李文戈,男,汉族,1966 年 7 月生,陕西城固县人,民建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民建上海海事大学支部副主委。主要从事船机维修与再制造,船舶材料与表面工程、材料腐蚀与防护等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工信部、上海市科委、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发表论文近百篇。
电子信箱:wgli@shmtu.edu.cn
教育经历:
2004年1月 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取得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9.8-至今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1-2009.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系主任、教授
1995.3-200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过程装备与控制系副教授
1988.7-1992.9 中航工业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表面处理车间工艺室副主任、工程师。
2012.11-2013.1在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UCF)任访问学者。
现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涂料涂装与表面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常务委员/表面工程分会常务委员/工程陶瓷专业委员会理事/高能密度热处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防火与防腐分会理事;上海腐蚀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上海激光学会激光表面改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3D 打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机械工业增材制造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再制造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上海市及部分省市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上海及部分省市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专项资金评审专家。《无机材料学报》、《表面技术》、《机械工程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保护》等期刊编委。
研究领域:
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船机绿色修造与表面工程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物腐蚀、污损与防护,高能束增材制造与再制造,残余应力及材料失效分析;
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多功能(防腐、减阻、防结冰等)一体化涂层技术及应用。
船舶材料与表面工程(船机修造)科研团队介绍主页链接如下:
https://www.x-mol.com/groups/tltq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先进涡轮发动机热端部件绿色关键工艺系统集成(子课题),2017.12-2020.12,主持;
(2)仿生增材构筑高性能复合材料及其强韧化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2236),2021.01-2024.12,主持;
(3)激光增材制造耐蚀耐磨镍基合金涂层及其界面行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572168),2016.01-2019.12,主持;
(4)强制对流条件下 Mo-Ni-B 三元硼化物陶瓷增强相的原位合成与非平衡凝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172140),2012.01-2015.12,主持;
(5)激光熔池内Cr7C3-VC复相陶瓷增强相的燃烧合成及其凝固组织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972089),2010.01-2012.12,主持。
[1] 李文戈,张博文,邓伟涛.船机修造用Mo2FeB2金属陶瓷涂层的有限元模拟及性能分析[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22,43(01):119-126.
[2] Tao Jiang, Kang Xu, Ying Wang, Lixue Xiang, Bo Tang, Shanshan Shi, Yifan Li, Wei Yu, Huaqing Xie, Xinfeng Wu, Wenge Li*, Kai Sun, Runhua Fan, and Jinhong Yu. In Situ Construction of High-Thermal-Conductivity and Negative-Permittivity Epoxy/Carbon Fiber@Carbon Composites with a 3D Network by High-Temperat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3, 15 (46):54027-54038.
[3] Nan Zheng, Jie Liu, Guoqing Wang, Pan Yao, Lihong Dang, Ze Liu, Jiufu Lu, Wenge Li*. Robust UV/moisture dual curable PDMS-microcapsule-silica functional material for self-healing, antifouling, and antibacterial applications[J]. Nano Research, 2023,16(5):7810-7819.
[4] Yuantao Zhao, Rui Wang, Yanle Sun, Lianbo Wang, Xinfeng Wu, Wenge Li*. Roles definition of TiN particles in enhancing the creep properties of IN718C high temperature alloys[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21, 887:161441.
[5] Yuantao Zhao, Lianbo Wang, Yanle Sun, Bowen Zhang, Xinfeng Wu, Zhaowei Hu, Wenge Li*. Tailoring effect of Cr and graphene particle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Ni matrix nanocomposite coatings,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J]. 2021, 417:127184.
[1] 2023年9月29日,一种熵梯度合金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授权号:CN202111077010.1 [P],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二发明人)
[2] 2022年9月30日,一种碳纤维增强MoCoB金属陶瓷及制备方法。授权号:CN202110663350.6 [P],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二发明人)
[3] 2022年10月18日,一种碳纤维聚乙二醇相变复合材料。授权号:CN202110295214.6 [P],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二发明人)
[4] 2022年9月30日,一种增强45#钢耐腐蚀性的Cr7C3-Mo2NiB2复相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 。授权号:CN202010328591.0 [P],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二发明人)
[5] 2021年10月26日,一种超低密度的高强度浮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授权号:CN201811603980.9 [P],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三发明人)
上海船舶智能运维与能效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要成员;
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海事安全与保障)主要成员。
“重污染区输变电设备腐蚀控制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获2021 年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 。
(1) 入选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
(2) 入选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项目;
(3) 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
(4) 入选江苏省扬州市“绿杨金凤计划”
(5) 刘浩清教育优秀奖(师资培养奖),校级,上海海事大学,2022年
个人简介:汤旭红,女,汉族,1966年5月出生,浙江龙泉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海事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通信学报”“东南大学(英文版)”“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中国航海”等权威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电子邮箱:xhtang@shmtu.edu.cn
1986年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与通信系统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5年毕业于世界海事大学海事安全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自1995年起任职上海海运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
2004.5--2005.10前往位于瑞典马尔默的世界海事大学学习,并获硕士学位。
研究领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海事安全管理等。
“航海技术专业国际化合作办学”获2013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五)。
入选上海市人才计划1项(浦江人才计划)。
个人简介:王胜正,男,汉族,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智能船舶技术与系统方向负责人,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气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水路交通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智能船舶、航海雷达、电子海图、航海仿真与虚拟现实等教学研究工作,在无人船自主航行技术、船舶气象导航、航海仿真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电子邮箱:szwang@shmtu.edu.cn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取得博士学位
曾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任访问学者
上海市气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水路交通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人工智能
科研团队:智能船舶技术与系统团队
[1]. 船舶极地航行安全风险预警与应急决策技术研究,上海市社会发展科技项目(22dz1204503),2022-2025,主持
[2]. 北极航道船舶航行导航优化技术及应用系统研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极航道通信导航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研发”项目专题(2021YFC2801004),2022-2025,主持
[3]. 近海消防拖轮自主消防技术研究,上海市社会发展科技项目(21DZ1205803),2021-2024,主持
[4]. 在航船舶风险预测预警与决策支持平台研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航船舶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平台”项目专题(2019YFB1600605),2020-2022,主持
[1]. Shi J, Wang S, Yuan Q, et al. Generation of naturalistic and adversarial sailing environment (NASE) for intelligent test of autonomous ships[J]. Ocean Engineering, 2023, 285: 115438.
[2]. Yuan Q, Wang S, Zhao J, et al. Uncertainty-informed ship voyage optimization approach for exploiting safety, energy saving and low carbon routes[J]. Ocean Engineering, 2022, 266: 112887.
[3]. Wang S,Zhang Y, Hsieh T H, et al. Fire situation detection method for unmanned fire-fighting vessel based on coordinate attention structure-based deep learning network[J]. Ocean Engineering, 2022, 266: 113208.
[4]. Wang S, Sun Z, Yuan Q, et al. Autonomous piloting and berthing based on Long Short Time Memory neural networks and 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J]. Ocean Engineering, 2022, 264: 112269.
[5]. Wang S, Ji B, Zhao J, et al. Predicting ship fuel consumption based on LASSO regression[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18, 65: 817-824.
[1]. 2024年2月2日,船舶外形3D数字重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授权号:ZL202210410589.7,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2]. 2022年10月25日,生成自然对抗海洋环境的智能船舶测试场景的方法及终端。授权号:ZL202110776493.8,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3]. 2022年10月25日,生成自然对抗海洋环境的智能船舶测试场景的方法及终端。授权号:ZL202110776493.8,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4]. 2019年04月30日,一种根据海洋气象信息预测船舶航行气象因子的方法。ZL201611129832.9,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5]. 2017年12月29日,水上与海上智能巡航系统。ZL 201610003347.0,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1]. “航海科技仿真平台”获得201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2]. “图像特征点定位和配准技术及其应用”获得201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七)
个人简介:肖英杰,男,汉族,1959年6月生,广东潮阳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航海学会理事。主要从事:航海技术教学研究工作,在港航安全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主持《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进港航道船舶航行模拟试验研究》等重要课题,参与国家级一流本科航海技术专业建设等重要工作和活动。
电子邮箱:xiaoyj@shmtu.edu.cn
教育经历
于1978年9月1日至1982年2月1日上海海事大学船舶驾驶专业,取得学士学位于1997年9月1日至2003年3月1日上海海事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取得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77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11月至1997年5月任上海海运学院航海系讲师,1997年5月至2004年7月任上海海运学院副教授、船长、硕士生导师,2004年7月至2011年7月任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副院长、航海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载荷实验室主任,2011年7月至2021年5月任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院长, 2021年6月至今任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载荷实验室主任、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海事安全与保障”学科建设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航海技术专业建设负责人、上海市航运仿真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负责人。
中国航海学会理事
研究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科研团队: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海事安全与保障” 团队
参与(排序第二)在研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长三角关键水域通航船舶态势智能监测技术》
参与(排序第二)在研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长三角关键水域通航船舶应急决策支持技术》
参与(排序第二)在研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航道智能化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与海损落水人员漂移预测技术研究》。
上海市航运仿真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基地/平台负责人。
2022年《航海家的摇篮——对接国际公约的我国航海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获上海市优秀教学
成果一等奖(排名4)。
个人简介:章学来,男,汉族,1964年12月生,浙江省海宁市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海事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位点负责人兼分委会主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教学研究工作,在相变储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重要课题,出版《空调蓄冷蓄热技术》、《轮机工程基础》、《工程热力学》等专著。
电子邮箱:xlzhang@shmtu.edu.cn
1981-1986于大连海运学院轮机管理专业,取得学士学位
1986-1989于上海海运学院轮机工程专业,取得硕士学位
1996-2000于上海理工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取得博士学位
1989-现在就职于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教师
2006-2007曾前往南澳大利亚大学,任访问学者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兼城市能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制冷学会理事兼学术、科普委员会委员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资源能源教育分会理事
上海市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新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
上海市制冷学会理事兼科普委员会主任、冷藏运输委员会副主任
研究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制冷及低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
科研团队:储能技术
[1]船用高能超级电容系统和热管理关键技术研究(19DZ1203102), 上海市科委, 省部级重大项目子课题, 2020-2022, 主持
[2]多温区果蔬保质冷藏运输设备研发示范(2818YFD0401305-3),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国家级重点项目子课题,2018-2021, 主持
[3]三水醋酸钠的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开发(H20190335),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 2019-2020, 主持
[4]疫苗冷链物流运输装备技术及其应用(16040501600), 上海市科委, 省部级项目,2017-2019, 主持
[5]冷库蓄冷节能模块入库性能检测及其附加技术服务(H20220417),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022-2023, 主持
[1] Xuelai Zhang, Zhe Ji, Jifen Wang, Xin Lv. Research progress on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design of microchannel heat sinks applied to electronic devices[J],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23,121294
[2] Xiangwei Lin, Xuelai Zhang, Jun Ji, Lu Liu, Mai Yang, Lingeng Zou.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form-stable phase change material with enhanced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thermal-induced flexibility for thermal management[J],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22, 201: 117762
[3] Liyu Zhang, Xuelai Zhang, Weisan Hua, Wenhao Xie, Wenzhuang Zhang, Liqiang Gao. Epoxy resin-hydrated halt shaped composite thermal control packaging material for thermal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2, 363: 132369-132369
[4] Xiangwei Lin, Xuelai Zhang, Lu Liu, Jiyuan Liang, Wei Liu. Polymer/expanded graphitebased flexible phase change material with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for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2, 331: 130014
[5] Xiangwei Lin, Xuelai Zhang, Jun Ji, Lu Liu, Yifan Wu, Mai Yang, Dingyu Lu, Huifan Zheng. Development of flexible form-stable phase change material with enhanced electrical resistance for thermal management[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1, 311: 127517
[1] 章学来.空调蓄冷蓄热技术[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6.
[2] 章学来.轮机工程基础[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3] 章学来.工程热力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012年5月23日,一种高效混合式海洋温差发电系统。授权号:CN200810043908.5 [P],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2015年6月03日,太阳能高效双温相变集热器和用于该集热器的相变材料。授权号:CN201310687091.6 [P],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2018年5月25日,低温相变蓄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授权号:CN201510305638.0 [P],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2018年7月31日,利用固体吸附维持真空度的二元冰制备装置。授权号:CN201510687146.2 [P],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2023年9月29日,一种测定相变材料热物性系统及方法。授权号:202010158460.2 [P],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二发明人)
“建筑空调中的新型蓄冷技术”获得200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移动蓄冷式冷链运输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1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相变蓄热式供暖装置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获得202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高效移动冷链运输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21年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二元冰真空制备系统”获得2007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负责人)
2009年“《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创新教学平台的创建与实践”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9年“热能与动力工程教学团队”获上海市教育先锋号(负责人)
2019年“面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双语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获上海海事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一)
2012年“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创新教学与实践”获上海海事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一)
2021年“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上海海事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2021年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获全国一等奖
2018年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获全国一等奖
2018年指导研究生参加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获全国一等奖
2011年指导本科生参加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获全国一等奖
2011年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竞赛获全国一等奖
2010年2月,直接接触式生成二元冰的方法
(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410099295.9,发明人:章学来)转让给长乐市雪人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2024年1月,科技成果“相变蓄冷式冷链物流运输装备节能关键技术及其创新应用”(含4项专利)作价投资成立菲斯切尔(上海)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金1650万。
2012年3月,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13年5月,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15年5月,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21年,负责的课程《工程热力学》获上海市一流课程
2023年,负责的课程《传热学》获上海市一流课程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国务院,2013
国家创新创业优秀导师,国家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7
宝钢优秀教师奖,国家级,宝钢教育基金会,2010
上海市育才奖,省部级,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2016
上海海事大学教学名师,校级,2008
个人简介:
钟兢军,男,汉族,1963年6月生,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推进技术》编委会副主编等。主要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发动机气动热力学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要课题,发表《Physics of Fluids》、《工程热物理学报》等论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电子邮箱:zhongjj@shmtu.edu.cn
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力叶轮机械专业,取得工学博士学位;
于西北工业大学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取得工学硕士和学士学位。
曾就职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就职于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中国航空学会叶轮机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推进技术》编委会副主编,《工程热物理学报》编委会委员,《航空动力学报》编委会责任编委等。
研究领域: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舰船燃气轮机气动热力学与结构设计、船用小型燃气轮机技术、船舶多电推进技术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学、高负荷压气机叶尖小翼与可控转速机匣扩稳技术、预冷发动机及组合发动机等。
科研团队:燃气轮机气动热力学及船舶绿色动力装置,团队带头人。
1. 叶尖小翼结合转速自适应机匣的扩稳研究与试验验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2236005),2023-2027,主持;
2. 跨声速压气机高负荷通流构型与流动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436002),2015-2019,主持;
3. ×××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专题课题(2011AA×××),2012-2016,主持;
4. 压气机叶栅和级中叶尖小翼控制间隙流动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076018),2010-2013,主持;
5. 预冷发动机叶轮机方案论证及组合压气机性能与扩稳技术研究,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202100143),2021-2023,主持。
[1] Zhong Jingjun, Wu Wanyang, Han Shaobing. Research progress of tip winglet technology in compressor[J].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2021, 30(01): 18-31.
[2] Zhong Jingjun, Huang Gangfeng, Wu Wanyang, Kan Xiaoxu. Research on calculation method of aerodynamic parameters of supersonic probe based on gas compressibility factor[J].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2022, 31(01): 111-119.
[3] 钟兢军, 阚晓旭. 高负荷压气机叶栅内三维旋涡结构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J]. 推进技术, 2020, 41(09): 1946-1957.
[4] 钟兢军, 赵佳诣, 吴宛洋. 可控转速机匣转速对跨声速压气机转子流动稳定性的影响[J]. 推进技术,2022,43(09):69-78.
[5] 钟兢军, 胡义, 赵傲, 吴宛洋. 可控转速机匣转动方向对高负荷压气机级稳定性的影响[J]. 推进技术,2023,44(08):22-32.
1. 2010年06月09日,压气机动叶叶尖小翼。授权号:ZL200810010515.4 [P],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2. 2023年12月27日,一种用于压气机转子的可转动内端壁机匣。授权号:ZL201910069085.1[P],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3. 2020年02月07日基于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压缩技术的压缩转子。授权号:ZL201610624343.4[P],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4. 2020年06月09日,一种船舶救生艇释放装置。授权号:ZL2019 10499127.5[P],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5. 2021年07月09日,一种减摇系统和减摇方法。授权号:ZL2019 11088110.7[P],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1. “压气机动叶叶尖小翼技术及应用”获得2015年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
2. “压气机动叶叶尖小翼技术及应用”获得2016年大连市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一);
3. “弯扭叶片理论和设计方法在蒸汽轮机和涡轮发动机中的应用”获得199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十);
4. “压气机动叶叶尖小翼”获得2014年第八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金奖(排名第一);
5. “基于激波压缩技术的中空轴旋转冲压压缩转子”获得2015年第二十一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金奖(排名第一)。
1.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首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9年;
2. 国防科技工业百名优秀博士、硕士荣誉称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2003年;
3. 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荣誉称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12年;
4.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奖,辽宁省教育厅,2013年;
5. 大连市劳动模范称号和大连市首批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人选,大连市人民政府,2012年。
电话:021-38282900(学院办公室)
电话:021-38282918(学生工作部)
传真:021-38282944
领导信箱:smummc@shmtu.edu.cn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海港大道1550号
© Copyright 2017 by 商船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5052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