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信息
个人简介:赵远涛,男,汉族,1988年10月生,山东潍坊人,民主建国会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磨料丸料技术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残余应力学术分会委员、工程陶瓷专业委员会理事、喷丸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物理学会X射线衍射与同步辐射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腐蚀科学技术协会会员,《Frontier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Review Editor),《表面技术》、《失效分析与预防》与《电镀与涂饰》青年编委。主要从事: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物电化学腐蚀、污损与防护;表面涂层技术与应用;涂料开发与应用;增材制造与再制造技术;残余应力与失效分析;无人平台应用设计与开发等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在船机修造、船舶腐蚀污损防护、船舶减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上海市科委项目等重要课题。
电子邮箱:zhaoyt@shmtu.edu.cn
(一)教育经历及工作经历
2018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学博士;
2013年6月,太原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学硕士;
2010年6月,山东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学学士;
(二)国际交流与合作经历
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曾前往德国Helmholtz-Zentrum Geesthacht研究所任访问学者
(三)社会兼职
山东交通学院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磨料丸料技术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残余应力学术分会委员、工程陶瓷专业委员会理事、喷丸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物理学会X射线衍射与同步辐射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腐蚀科学技术协会会员
二、科学研究
(一)研究领域及科研团队
研究领域: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物电化学腐蚀、污损与防护;船舶功能涂层、涂料技术与应用;增材制造与再制造技术;腐蚀防护无人平台应用设计与开发。
科研团队:李文戈教授领衔的“船舶材料与表面工程团队”
(二)科研项目
[1] 激光增材制造镍基复合涂层残余应力与腐蚀磨损裂纹局域化的多尺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371069),2024-2027,主持;
[2] 激光增材制造Ni-Mo2NiB2金属陶瓷涂层界面应力形成与演变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2002242),2021-2023,主持;
[3] 高性能镍基复合涂层的增材制造及其增强相非平衡凝固行为研究,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扬帆计划项目(20YF1416400),2020-2023,主持;
[4] 智能激光实时姿态调整与图像识别系统研发,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2022-2023,主持;
[5] 苛刻腐蚀环境下小管径构件内壁防腐涂层的制备研究, 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2022-2023,主持;
(三)代表性论文成果
[1] Y. Zhao, T. Jiang, W. Li*, et al. Study on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Composites Filled with Different Carbon Materials, ACS Omega, 2022, 7 (6), 5547-5557.
[2] Y. Zhao, R Wang, W. Li*, et al. Roles definition of TiN particles in enhancing the creep properties of IN718C high temperature alloy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21, 887: 161441.
[3] Y. Zhao, L Wang, W. Li*, et al. Tailoring effect of Cr and graphene particle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Ni matrix nanocomposite coatings.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2021, 417:127184.
[4] Y. Zhao, S. Xing, L. Wang, et al, Roles of growth mechanisms of Ni deposits on corrosion behaviors of Ni-xAl-yTi composite coatings,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492 (2019) 177-188.
[5] Y. Zhao, L. Wang, Y. Sun, et al, Influences of Al and Ti particles on microstructure, internal stress and property of Ni composite coating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793 (2019) 314-325;
(四)代表性专利成果
[1] 2023年9月29日,一种熵梯度合金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授权号:ZL 2021 1 1077010.1 [P], 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三发明人);
[2] 2022年9月30日,一种碳纤维增强MoCoB金属陶瓷及制备方法。授权号:ZL 2021 1 0663350.6 [P], 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三发明人);
[3] 2022年9月30日,一种增强45#钢耐腐蚀性的Cr7C3-Mo2NiB2复相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授权号:ZL 2020 1 0328591.0 [P], 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三发明人);
[4] 2021年4月27日,一种基于智能测温控制同步激光功率装置。授权号:ZL 2020 2 2138201.1[P], 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第一发明人);
[5] 2022年11月25日,一种船舶表面射流清洗装置与机器人的集成系统及设备。授权号:CN 113858184 B [P], 获国家发明专利(第四发明人);
(六)基地
上海市海事安全和保障创新团队、上海市船舶智能运维与能效监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成员。
(七)科研获奖情况
[1] “重污染区输变电设施腐蚀控制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获得2022年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中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奖一等奖(排名10)。
三、教学成果信息
(一)教学成果及获奖情况
[1]:2022年获第五届上海海事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二等奖。
(二)指导学生获奖情况
[1]:2023年指导本科生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铜奖;
[2] 2022年指导本科生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国际项目获上海市金奖;
[3] 2023年指导本科生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获上海市银奖;
[4] 2023年指导本科生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获上海市银奖;
四、其它成果或荣誉
(一)其它成果
[1] 2022年9月,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优秀指导教师(2项);
[2] 2022年7月,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国际项目上海赛区 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二)其它荣誉
[1] 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1项。
[2] 木兰奖教金,校级,上海海事大学,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