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征南极,“雪龙2”号船长、轮机长都为上海海事大学校友

发布时间:2021-11-29浏览次数:10

11月5日,南极考察队首批154名队员搭乘“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出发之后,11月23日,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第二批101名队员,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再次出发。预计将于2022年4月中旬返回祖国,历时160余天。

11月5日,南极考察队首批154名队员搭乘“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出发之后,11月23日,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第二批101名队员,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再次出发。预计将于2022年4月中旬返回祖国,历时160余天。


1. 后排左起:郭鹏飞、陈晓东、肖志民、孙静、李铁源

2. 前排左起:袁伟杰、邓华

据悉,“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船长肖志民、轮机长陈晓东均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航海类专业。他们勤奋踏实,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南北极科考活动中的骨干力量。

船长肖志民于2005年入上海海事大学就读航海技术专业,毕业后就职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曾出色完成8次南极、7次北极科考任务,先后担任甲板部实习生、三副、二副。2016年底参加“雪龙2”号监造,2017年1月担任“雪龙2”号大副、见习船长,并在第38次南极科考任务中担任“雪龙2”号船长职务。作为海事大学的学子,肖船长表示,非常感谢学校的关心,能走到今天,离不开学校的悉心培养,“雪龙2”号此次远赴南极,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将身先士卒践行初心,服务于极地科考事业,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同时,肖船长也表示,将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极地船长,为学校的学弟学妹们做好表率,为校争光。

 

轮机长陈晓东为海事大学2010届轮机工程专业毕业生,与学长肖志民船长一样,供职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工作。先后在科考船担任轮机部实习生、三管轮、二管轮、大管轮,见习轮机长岗位,2018年参加“雪龙2”号现场监造,并在第38次南极科考任务中担任“雪龙2”号轮机长职务。陈晓东轮机长表示,大二时恰逢学校首次派遣教师到“雪龙”号参加南极科考,从那时起就开始对极地有着强烈的向往。毕业时,极地中心来学校招聘,于是立即报名,并如愿以偿成为“雪龙”号极地科考成员。

 

后排左起:阮飞、周大平、吴建军、张晨阳

前排左起:田宝元、祝鹏涛

吴建军和周大平

此外,在“雪龙2”号上,三管轮孙静、机动驾驶员李铁源、实习三副/值班水手郭鹏飞、助理系统工程师袁伟杰、邓华等,以及“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南极考察队首批队员中,机动驾驶员和轮机员商船学院吴建军和周大平2位教师,见习船长阮飞、系统工程师张晨阳、助理系统工程师田宝元、二副祝鹏涛等也都为海事大学校友。

近年来,海事大学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建设大国航路,走向深蓝,走向极地,持续为极地科学考察培养优秀的航海教师和优秀校友担任船长、轮机长、驾驶员和轮机员。自2007年第一次向雪龙船派遣优秀航海师资担任科考船员以来,学校院已有21人次登上雪龙船远赴极地科考,为“雪龙”号的安全运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保障,荣获“中国极地考察先进集体”称号。通过多年极地科考航行保障工作参与,海事大学已成为我国参与极地航行人数最多,实践经验最丰富的航海院校。 

据了解,此次第38次南极考察将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展大气成分、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执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监测任务,并对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进行越冬人员轮换及物资补给。